張亮夫婦是一對北漂,名下兩套房都有尚未還清的貸款。隨著孩子的誕生,原本富餘的房子突然不夠住了。張亮一度想賣掉一套房,然後以二套房的身份去買房。但按照北京的限購、限貸政策,二套房首付70%。因為實在承受不起,張亮夫婦決定離婚繞開限購。婚離了,房子也買了。但日前央行堪稱猛烈的救市政策出台了,房貸結清再貸算首套……對此,張亮很無奈——— 婚原本可以不離(昨日《北京青年報》)。
  像這樣的案例之多,大概一天一夜也說不完。即便為了添置房產,夫妻離婚也早成家常便飯,三天兩頭就能見一回,無法再叫人提起興趣。我敢打賭,在實踐中這麼乾的不在少數,而有過離婚買房念頭的恐怕更不計其數。當然,還有一些極端案例,例如有家庭為了套到更多還遷房,想出讓兒媳與公公結婚的損招,直教人感慨一朝為房,三觀盡毀。由此觀之,張先生的故事談不上最無語、最離奇,只能說比較冤,冤就冤在繞道的時機不對,離完婚發現限購政策鬆綁,無異於割了腎,卻發現蘋果降價了。
  你也看出來了,這年頭跟政策打交道就得鬥智鬥勇,沒個三頭六臂,最好還是老老實實過日子,比如沒事去研究下,怎麼把小兩房改造出大三房的視覺效果。按理說,宣稱要打壓高房價、促進房地產理性健康發展的一系列限購政策,大家都應支持才對,無奈最終結果往往是價格沒限住,市場更瘋狂,與此同時,剛需倒是被按得死死的。像張先生這樣儘管有一兩套房,隨著家中人口增加仍無法滿足居住需求的,事實上大有人在。更要命的是,隨著限購此前層層加碼,除了離婚,普通人家真還沒什麼騰挪空間。
  說到底,這裡頭有個永恆的話題,即在泥沙俱下的房產市場中,混雜著囤房者、炒房者、剛需買家和有改善型需求者等,而一刀切的限購政策對此往往並不加以區分。從絕對公平乃至追求效率的角度說,這種政策的基本取向是適當的,畢竟在一個屢曝廉租房被官員拿下的社會裡,喊什麼“市場無情人有情”的口號,老百姓都不會相信,因此最好大家一碗水端平。所以,當政策的基本面橫亘在前,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犧牲個人幸福,比如賣小房背負更多貸款換大房,再不濟就暫時放下對婚姻的理想……
  實踐已經證明,儘管房價受到多種因素影響,最起作用、最見效的還是政策,當然政策又最捉摸不透。於是,只能難為人民群眾了,跟房價賽跑不夠,還得時刻瞄著政策變動,生怕一不小心跑錯了碼頭。□柴辣  (原標題:[街談]跟房產政策賽跑的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83wixi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